
近期,彭庄煤矿通过PDCA循环写实,找出制约高效采煤的瓶颈,打破传统“两班生产一班检修”的固定模式,推行“四班三组两面生产”集约式检修的新模式,人均工效由原来16吨/工提高到31吨/工,单面人员减少19人,间接创效270多万元,形成高效采煤、集约式检修的精益化模式。

该矿在工作面大力推行智能化设备使用,采取地面集中式供液和井下水质过滤等措施,提高水质和乳化液浓度,保证煤机记忆截割和自动跟机移架。同时,实施单轨吊一站式运输、自移式皮带机尾、单轨吊挪移单元支架等措施,提高设备开机率,实现工作面自动化使用率达到60%。
“实行‘三天9刀一检修’的集约式检修以来,我们把人员进行重新分工,划分为4个班、3个组在两个工作面生产,优化资源配置,工效得到较大提高,间接创效600万元。”综采工区区长李涛介绍。
在保证设备完好使用上下功夫,刮板输送机和转载机采用变频式电机启动,在保护设备的同时,减少用电。他们还创新实施设备检修登记制度,按照检修时间对设备进行周、月、旬检修分类登记,制定不同计划,张贴周、月、旬检修标志牌和包机人,同时录入电脑设置自动提醒检修时间,让设备检修更加精准合理,集约高效。

该矿实施包机奖励制度,提高维修人员学技能、学业务、学先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开设“微课堂”、师带徒、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培训,打造了一支高精尖的综合型维修人才队伍,为矿井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。(王迎春 孙志刚)